老张和一双儿女吵作一团,争吵声一浪高过一浪,一时间各方情绪激动,场面难以控制。法官无奈地反复敲着法槌,但收效甚微,庭审一度难以进行。这是琅琊区人民法院9月15日审理的一起赡养费纠纷庭审现场发生的一幕。
老张今年67岁,育有一儿一女,均已成家立户。与妻子离婚后,老张便独自生活。由于患有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慢性病,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张缺乏基本生活保障,但一对儿女却对其“置之不理”。老张遂一纸诉状将儿女告上法院。
让人始料不及的是,庭审现场,老张的儿女痛陈父亲条条“罪状”:“他脾气暴躁,经常有过激行为、让我早早辍学打工、还去我的婆家打砸”,“他从没有承担过家庭责任,我上学、结婚、买房父亲都没出钱…”听到儿女的一系列指责,老张暴跳如雷,在法庭上不断打断儿女的发言,怒斥他们说的都是谎言。
考虑到赡养案件的特殊性,此时只有耐心倾听、多做双方的思想工作,才能化解矛盾、修复亲情。法官暂停庭审,采用“背对背”的方式,从道德、亲情、法律等方面对双方进行耐心劝导。
老张的女儿称其本来一直都在照顾父亲,只是父亲不知足,现在自己也没有收入,无力赡养父亲。听完姐姐的陈述,老张的儿子主动提出一个方案:只要父亲允许其搬回家去,他愿一人承担全部赡养责任。看着老张还在犹豫,法官此时“顺水推舟”,劝导老张:“你女儿在婆家带孩子,没有收入,本就处境艰难。现在儿子愿意搬回去照顾你,是一个修复关系的良好契机,你现在身患多种疾病身边不能没人,一旦病情恶化无法动弹,一个月1000元的赡养费哪里够你请保姆啊…”
最终,在法官的耐心劝解下,老张同意了调解方案。这让一度破碎的家庭也迎来了一次难得的修复机会。